臺灣特色教堂 ──信仰和美景的完美結合
文/劉俊輝
圖/嘉義縣文化觀光局、本刊編輯部、劉俊輝
想到教堂,一般人會想到莊嚴肅穆的追思禮拜,悠揚的詩歌在梁柱之間旋繞,教堂除了是神與世人「交流」的場域,更有許多特色教堂,成為人們爭相參觀的地點。臺灣現存最早的教堂,是位於屏東的萬金聖母聖殿,而臺中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也享譽全球,這些極具特色的建築藝術,替教堂形象寫下新世紀的註解。
淡水禮拜堂 追憶馬偕當年
如果提到臺灣最著名的傳教士,許多人都會想到馬偕博士。一八七二年來到滬尾的馬偕博士,抵達當地便開始積極傳教,為了融入當地,他學習閩南語和在地人溝通;為了服務教友,或者以現在語詞來說的「社區關懷」,他免費幫人拔牙、看診,當時淡水人受到瘧疾所苦,馬偕博士帶來的奎寧水特效藥大受歡迎,求診的人越來越多,於是次年就在淡水街上另租民房為診所,取名「滬尾醫館」──也是馬偕醫院的前身。
現存的淡水禮拜堂雖然不是馬偕博士所建,卻是他的獨子偕叡廉親自設計、監工,於日據昭和八年完工。淡水禮拜堂有著仿哥德式的建築,採用扶壁,柱頭以小帽尖裝飾,外牆則以清水磚砌造,左側是高聳的鐘塔。民國七十五年時,因傳統屋瓦維修困難,採用進口鋁質浪板全面翻修,教堂正面有著聖父、聖子、聖靈三位一體的形象,鐘樓則將「五餅二魚」的基督教義包含其中,磚紅色的外觀容易讓人聯想到紅毛城形象,和淡水的歷史古蹟群融為一體。
饒富文化意義的淡水老街周遭,和馬偕相關的歷史古蹟很多。例如位於真理大學裡的馬偕故居,擁有白色的屋舍外觀,也被暱稱為馬偕的小白宮。舉凡家庭生活、讀經、開拓宣教、醫療與教育,馬偕博士在臺灣的生活軌跡,幾乎都在這裡留下歷史的身影。
埔里紙教堂 撫慰人心傳聲
位於南投埔里的紙教堂,應該是開啟臺灣特色教堂先鋒的景點。紙教堂特別之處,是用五十八根紙管支撐建築本體,形成充滿幾何感的長方形迴廊。用紙當建築材料自然引人好奇,園區也特別以「紙的堅硬,鋼的彎曲」設計景觀藝術,形成有趣的對比。
紙教堂的起源,是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後,建築師阪茂先生為倒塌的鷹取教會建造了一座紙管教堂,做為暫時禮拜的聚會所,當功成身退後,代表著地震災後重建意義的紙教堂,越過太平洋來到埔里的桃米社區,繼續撫慰九二一大地震後受創的南投居民身心。
除了紙教堂,園區內種植各種誘蝶植物,四處可見蝴蝶翩翩起舞。臺灣曾號稱蝴蝶王國,埔里的水質則極佳,成為孕育蝴蝶自然生長的絕佳環境,過去埔里的蝴蝶加工廠商甚至多達四十七家,密度為全國之冠。
來到山明水秀的埔里,除了氣候宜人,周遭許多自然景色也值得一遊。例如桃米社區所在地的暨南大學,是目前臺灣校園占地最廣的大學。而離市區不遠、位於虎頭山山麓的「地理中心碑」,象徵臺灣的地理中心點,碑體兩面由白色弧牆環抱,中間碑座上豎立不銹鋼桿,上端有兩面相交的圓環,宛如一朵半開的百合花造型,經國先生在上頭題了「山清水秀」四字。虎頭山步道看似階梯陡峭,其實緩步而上,半小時內即可抵達山頂,這裡才是真正的臺灣地理中心,設有一等三角點,可俯瞰埔里盆地四周美景,民國一一一年埔里鎮公所更重新整修,新增高空步道與觀景平臺,讓綠意盎然的田園景色更易收入眼底。
高跟鞋教堂 無宗教意涵景點
古稱「魍港」的嘉義布袋,是南臺灣最早開發的區域之一,位於今天布袋鎮好美里一帶,於明朝末年便開始發展,早期是漢人與原住民交易的地方,也曾是海盜顏思齊、鄭芝龍的巢穴。清朝時期舊稱布袋嘴,又稱冬港,原本漁獲鼎盛,並有豐美鹽田,但是隨著城市發展,典型漁村聚落漸漸沒落。
為了發展觀光及促進當地經濟發展,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建造高跟鞋教堂,雖名為教堂,但其實不是宗教場所,沒有牧師或神父等神職人員,是無宗教性的西式結婚禮堂及婚紗拍攝地點。
高跟鞋教堂離布袋漁港不遠,主體結構長十一公尺、高十七公尺,由三百二十片玻璃拼組而成,工程繁複困難且施工不易,一○五年通過金氏世界紀錄認證,成為全球最大的高跟鞋形狀建物。設計理念則是源於臺灣嫁娶文化中,新娘穿著高跟鞋踩破瓦片,告別過去不好的種種,從此展開美好人生的意涵。
藍色高跟鞋宛如踩踏水面之上,和不遠處的藍色大海相互呼應,夕陽下的澄光透過玻璃顯得耀眼迷人,宛如閃閃發亮的高跟鞋;晚間則打上燈光,紅色鞋底讓教堂變得更加顯眼、迷幻。
布袋當然不止有可以拍照打卡的高跟鞋教堂,豐富美味的海鮮在一旁的布袋漁港就能品嘗;洲南鹽場也能體驗「炒冰」,感受鹽與冰結合的有趣變化;好美里的3D海洋世界戶外美術館,則是新的打卡景點,也是全臺最大的3D地景彩繪重鎮,想要跟魚兒接吻?還是施展鐵頭功撞破水泥牆面?只要錯個身抓好角度,有趣照片拍不完。
臺灣各地還有許多特色教堂,即便有些場所為了維護場地所需而酌收費用,但撫慰人心、予人幸福的本質不變,也不減旅人遊玩時感受快樂的初衷。
(點閱次數:1883)